足骨的组成与主要功能
浏览: 328 次
糖尿病足治疗 发布于:
足骨是有跗骨(7块)、跖骨(5块)、趾骨(14块)所构成,并由跖跗关节和跗中关节将足分为前、中、后3部分,前部有趾骨和跖骨,中部有5块跗骨,后部有跟骨和距骨。
跗骨的作用:跗骨对支持身体的重力和稳定的体位有重要作用,跗骨间关节主要有距舟关节、距跟关节和跟骰关节组成,使足具有较灵活的运动功能。距舟关节、距跟关节合称距骨下关节,主要使足做内、外翻活动。距舟关节和跟骰关节合称跗横关节,主要使足做内收、外展活动,也参与足内翻、外翻活动。
足弓的作用:足弓是人体直立、行走及负重的装置,其弹性能缓冲地面对身体产生的震荡,可保护足底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跖腱膜在足底部其弓弦作用,对维持足弓及其稳定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足弓的结构发育不良或受损,可引起足弓塌陷,导致扁平足。
足趾的血供主要由足背动脉延续的弓状动脉、胫后动脉与足背动脉在足底形成的足底弓来供应血液。足背弓状动脉分出5条跖背动脉,跖背动脉在近趾蹼处分为两条趾背动脉,分别供应相邻两足趾内、外侧血液。胫后动脉在足底部分为足底内、外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终支向内侧行至第1跖骨间隙处,与足背动脉的足底深支吻合成足底弓,并发出4条跖足底动脉,分布于各趾。
支配足部的神经:足部主要由坐骨神经和股神经的终末支支配。坐骨神经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和足踝部的运动和皮肤感觉。胫神经从比目鱼肌腱弓进入小腿后与胫后动脉伴行,发出肌支支配小腿后肌群,主干穿过内踝后侧进入足底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测试神经,支配足底内、外侧的皮肤感觉和肌肉运动。腓总神经在腘窝上方位于胫神经外侧,沿股二头肌内侧斜向外下方行,在小腿前外侧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两支。腓浅神经在小腿小1/3交界处穿出小腿外侧的深筋膜到皮下,成为皮神经,分布到足背,分为足背内侧皮神经和足背中间皮神经。然后各自再分为内、外两支分布于趾的侧缘。腓深神经分出后向前下行,伴随胫前血管下行于小腿前群肌之间,经踝关节前方达足背,支配足背肌和第1及第2趾相对缘的皮肤。隐神经是股神经的终末支,与大隐静脉伴行,分布于小腿内侧、踝部内前侧及足背内侧缘,传导皮肤感觉。
足底压力增高导致局部血管受压闭塞,局部长时间受压后使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溃疡、坏死的发生。我国14个城市的14所三级甲等医院对糖尿病足患者展开统一调查,结果发现,在引发糖尿病足的各种诱因中,物理因素占60%—80%。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0%的人由于足底压力异常增高最终导致足部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