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为何容易发生肢体感染,患上糖尿病足

发表于: 2012-01-06
全身因素常与代谢紊乱,血管及神经病变,营养不良,机会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等情况有关. 糖尿病足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 长时间处于高血糖, 全身营养状况不良, 免疫功能低下,高血糖引起的血浆渗透压改变可抵制吞噬能力,降低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早期发现糖尿病足应做哪些检查

发表于: 2012-01-0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所以,有关糖尿病足的检查应该列入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最基本的检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血管方面的检查:有下肢动脉彩超,动脉无损系统检查及微循环检查,这些可帮助了解下肢动脉供血情况,对于是否存在缺血,哪类血管有病变具有筛选价值.(2)肌电图:可以了解周围神经情况,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非常有价值....

糖尿病足患者如何检查足部动脉

发表于: 2012-01-03
检查足部动脉时,用食指,中指,环指指尖来触摸足部动脉的搏动,部位在拇长伸肌腱旁边;胫后动脉的搏动可以在内踝的后下方摸到.如以上两条动脉搏动可以触及,该足存在严重缺血的可能性很小,如以上两条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则应进一步对腘动脉,股动脉进行触诊.检查足部动脉搏动时,如果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说明足部缺血,但是有少部分人足部动脉存在变异,搏动可以明显减弱或消失,...

如何诊断鸡眼和胼胝

发表于: 2012-01-02
鸡眼又称“肉刺”,就是局部皮肤角质层增生,常发生在足底,趾间,趾背和小趾外侧等长期受摩擦和压迫的部位.鞋子不合脚或过紧是引起鸡眼的常见原因,鸡眼一般只有黄豆大小,稍高于皮肤,中央呈浅黄色,周围颜色深一些,因为它长的像鸡的眼睛,而得名为“鸡眼”.鸡眼的主要症状是疼痛,特别在走路时更加明显.胼胝是指皮肤等的异常变硬和增厚,又称老茧,是皮肤长期受摩擦和压迫而引起的手,足皮肤局部角质增生....

询问糖尿病足患者病史时应注意什么

发表于: 2012-01-02
对怀疑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要仔细询问病史,应重点询问一下内容:①糖尿病史:患糖尿病的时间,日常血糖水平,采用的控制血糖措施.②足部感觉:是否存在足部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烧灼感等.③足部供血:是否存在足部发凉怕冷,足部营养状况如汗毛,趾甲,皮肤状况,间歇性跛行,足部动脉搏动情况.④足部溃疡:是否存在足部溃疡病史,治疗及愈合情况.⑤足部骨骼:是否存在足部骨骼畸形如锤状趾,爪状趾,...

患了糖尿病就一定会发生糖尿病足吗

发表于: 2012-01-0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得了糖尿病并不意味着一定得糖尿病足,但是随着糖尿病足史的延长,因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同时合并感染即可发展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在欧美国家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约为10%,日本为2.37%,我国文献报道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为糖尿病患者的1%—2%.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足列为糖尿病的四大并发症之一....

如何诊断糖尿病足合并非酮性高渗综合征

发表于: 2012-01-01
糖尿病非酮性高渗综合征是糖尿病患者急性代谢并发症的一种临床类型,它以高血糖,高血钠,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低血压,休克,神志不清,甚至昏迷为主要特征.其主要的诊断依据是:①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②糖分摄入过多,过量使用某些干扰糖代谢的药物,过量饮酒,感染,手术,外伤,高热,心脑血管意外,胃肠道功能紊乱史.③血浆渗透压增高且>350mmol L,尿糖阳性,血糖增高(常>33.3mmol L),血钠超过155mmol L....

丹毒、鸡眼和胼胝可以引发糖尿病足坏疽吗

发表于: 2011-12-31
糖尿病患者可以因患丹毒而引发糖尿病足坏疽.丹毒是由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差,下肢丹毒感染加重时可以引起肢体局部软组织皮肤糜烂,溃疡,形成糖尿病足坏疽.鸡眼和胼胝是足部皮肤常见病之一,鸡眼和胼胝也是导致糖尿病足坏疽比较常见的诱发因素.鸡眼和胼胝在修剪或活动时可以造成皮肤的损伤,是细菌侵入机体繁殖生长,...

甲沟炎可以引起糖尿病足坏疽吗

发表于: 2011-12-31
糖尿病患者常因甲沟炎而引起糖尿病足坏疽.甲沟炎多因微小刺伤,挫伤,倒刺或剪趾甲过深而引起,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初期,趾甲一侧的皮下组织发生红,肿,热,痛,有的经过一般治疗可以治愈,但也有的迅速化脓,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脓液由甲沟的一侧蔓延到甲根部的皮下及对策甲沟,形成半环形脓肿,引起足部急性感染而出现糖尿病足坏疽....

糖尿病微血管循环障碍的病理特点

发表于: 2011-12-30
糖尿病足为循环障碍主要包括微血管病变,微血流紊乱和血液理化特性改变.这三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并形成恶性循环.其中,微血管病变是微循环障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糖尿病致病因子对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基底膜增厚,致使管腔狭窄,粗糙不光滑,甚至完全阻塞.管壁损伤,张力下降,通透性增强,出血与渗出,血细胞聚集,血小板对组织器官灌注量减少,肢端缺血缺氧,局部易受感染而发生坏疽....
上一页 下一页
脚痛: 为什么糖尿病足的伤口会特别特别的痛呢?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病太难受了, 不能吃不能喝, 这糖尿病到底应该咋整呢? 谁来救救我...
戒烟: 由于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临床上多要求将糖尿病人的血压控制在低于非糖尿病高血压的水平之下,要限制钠的摄入,同时戒烟并限制饮酒 减轻体重并适当运动,还有食用油还是选用植物油比较好,同时也应当注意蛋白质的摄入
三高: 三高, 高血糖, 高血压, 高血脂... 这是老人家身上的三座高山啊! 糖尿病, 心脏病, 各种糖尿病并发症, 想想太可怕了.
瑞美科: 胰岛素不存在“耐药”的问题,这是人体天然就会分泌的激素,因为病人不分泌了,所以需要用人工合成的激素替代,本质是和天然的一样的。胰岛素有很多种,短效中效长效。现在大多用笔式注射器打,如果需要注射次数多,嫌麻烦也有用泵的。关于胰岛素怎么打也有讲究,身体不同部位吸收速度不一样,不要重复在一个地方打,每次都要换针头。详情询问医生,以及病房护士,关注病房墙上的宣教板。
 在线QQ咨询
 或拨打免费热线:
400-0919-339